标识 |
中文名:硅化钙 |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839 |
||||||
英文名:Calcium silicide |
UN编号:1405 |
|||||||
分子式:CaSi2 |
分子量:68.16 |
CAS号:12013-55-7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白色粉末或玻璃质固体。 |
||||||
熔点(℃) |
无资料 |
相对密度(水=1) |
2.5 |
|||||
沸点(℃) |
无资料 |
饱和蒸气压(kPa) |
无资料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溶于酸、碱。。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 |
||||||
毒性 |
LD50:9200mg/kg(大鼠静脉)。 |
|||||||
健康危害 |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易燃 |
燃烧分解物 |
氧化硅、氧化钙。 |
||||
闪点(℃) |
无资料 |
爆炸上限(g/m3): |
无资料 |
|||||
自燃温度(℃) |
540(粉尘云) |
爆炸下限(g/m3): |
无资料 |
|||||
危险特性 |
与水强烈反应,放出易爆炸着火的氢气。遇酸放出易自燃的氢化硅气体。与氟发生剧烈反应。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
建规火险分级 |
甲 |
稳定性 |
不稳定 |
聚合危害 |
不聚合 |
|||
禁忌物 |
酸类、水、氟。 |
|||||||
灭火方法 |
干粉、砂土。禁止用水、泡沫。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就医。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
|||||||
泄漏处置 |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送至空旷地方,逐次以小量加入大量水中,随加搅拌,经反应后将稀释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
储运注意事项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酸类、潮湿物品、卤素(氟、氯、溴)等分开存放。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